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战略要求。近年来西河底镇党委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全局,以“思想铸魂、网格筑基、服务暖心、产业赋能、文明塑形”五维联动为抓手,创新构建“党建+”治理体系,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形成基层治理新模式。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根基。镇党委构建“线上+线下+实践”三维学习矩阵,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线上依托微信群建立流动党员学习群21个,每周推送学习内容,实现流动党员教育全覆盖。线下实施精准送学计划,组织党员志愿者为20余名老党员开展送学上门服务,确保理论学习“不漏一人”。创新田间课堂实践载体,围绕春耕生产等重点任务,组织种植行家里手开展“田间党课”11场次,现场解决种植难题,实现理论学习与乡村振兴实践深度融合。
二是深化网格管理,优化服务体系。构建“1+12+N”网格治理体系,以镇级指挥中心为枢纽,21个村级网格为支点,配备专职网格员队伍,通过定期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创新建立“群众下单—村级接单—镇级派单—部门解单”四单机制,保证群众呼声事事有回应。
三是创新服务供给,提升民生温度。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年开展健康义诊、反诈宣传等志愿服务。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通过“源头预防+过程管控+事后回访”全链条治理,实现重点信访事项化解率100%。
四是壮大集体经济,激活振兴动能。按照“一区两线、示范引领、全域推进”发展思路,以南沟—秦山、西河底—积善连片种植示范带为轴线,统筹政策支持,集中打造4000亩规模化优质谷子种植示范区,辐射带动3000余户农户种植8600亩谷子新品种,户均增收500元。
五是培育文明乡风,构建善治格局。践行文化惠民理念,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意识形态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成功举办重阳孝老爱亲、元宵民俗游行等系列活动;镇村22个农家书屋藏书达到4万余册,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成效持续显现。
下一步,西河底镇将持续深化治理创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