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县教育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陵川县教育局关于印发《陵川县“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5-03-18 发布机构: 陵川县教育局

各乡镇中心学校、中学,县直学校,民办学校:

         现将《陵川县“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陵川县教育局

                                                      2025年3月10日

陵川县“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精神风貌和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加快学校内涵发展,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校办学品位,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实现学校优质均衡达标和特色化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着力强化学习、生活和文化建设,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需求,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鲜明个性的校园文化品牌。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设目标

        1.结合“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平安校园”等创建工作,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校园成为师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乐园。

        2.塑造积极向上的学校精神,增强师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3.在传承学校的办学历史与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形成办学特色品牌,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实现“一校一特色,校校有品牌”。

        三、建设原则

        1.育人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

        2.个性化原则: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展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历史传统和地域文化,避免千校一面。

        3.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4.创新性原则:在继承学校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推动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激发师生的创造力和活力。

        四、建设内容

        (一)以校风建设为载体,形成学校精神文化

        校风是校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校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各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为核心,通过狠抓领导班子思想建设,形成勤政、敬业、务实的工作作风;通过狠抓师德师风教育,形成严谨、精业、求实的教风;通过狠抓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形成浓厚、乐业、进取的学风。要结合学校实际,扎实开展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等建设,努力建立符合自己办学特色的 “一训四风 ”,形成以德立校和依法治教的良好育人氛围。具体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坚持国旗下讲话制度,扎实进行爱国爱校教育;二是开好班会,坚持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和品性养成教育;三是办好校园广播,搞好时政教育;四是定期举办“五节一展示”(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劳动节、学生综合素质展示)陶冶师生情操;五是实施特色课外活动,集经典诵读、安全演练、文明礼仪、体质锻炼于一体,构建“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二)以环境建设为载体,营造学校环境文化

        校园环境建设在做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文化等硬件建设的基础上,要本着突出 “以人为本,内涵发展”的主题,创设各种文化设施,有计划的逐年增添雕塑、亭台楼阁,书写永久或半永久性标语,力求“一墙一壁会说话,一草一木总含情,一举一动皆文雅,一言一行都育人”,开辟报栏、橱窗、个性展示墙、名师名生展示走廊、图书室、阅览室等思想文化阵地;利用教室展示学生书画作品,开辟文化墙,使学生亲自参与自我熏陶,形成班级文化;在学校主要部位张贴名人名言宣传字画,展示学校的校训和教书育人理念,提升校园文化层次。建设好文化艺术长廊、人文景观等软环境,着力体现人文气息,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以制度建设为载体,形成学校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有章、有序、有效的根本保障。按照 “全”(涉及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细”(细化内容,便于操作)、“严”(严格执行,赏罚分明)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教代会制度,坚持民主议事制度,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抓过程管理,抓内化自律,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营造校园浓厚公开、公正、公平的和谐氛围。

        (四)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形成优良严谨教风

        坚持倡导教师上课做到“四带进”(即:把微笑带进教室,把爱心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教学,把美德带给学生);强调教法中做到 “三注重 ”(即: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注重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注重知识的扩展延伸);教学过程体现“三为主”(即:启发式为主、讨论式为主、探究性学习为主);教学流程管理强调“六精心”(即:精心备课、精心上课、精心设计练习、精心批改作业、精心辅导学生、精心组织考试);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积极营造现代教学文化氛围,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五)以各项活动为载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注重全方位发掘校园文化活动的途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视片;利用各种纪念日和重大节日,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把升旗仪式、班团会、专题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常规活动;把组织新生开展入学教育,举办各种知识(技能)竞赛或演讲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把军训、革命传统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有效载体;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继续和延伸。

        (六)以社团活动为载体,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各校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内外文化活动,活跃课余文化生活,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品位,使思想教育取得新成绩,文化建设出现新气象,品德形成展示新风采,以此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教育局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和各学校校长为成员,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组织和实施。

        2.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家长会、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宣传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和经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强化考核评估。教育局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考核评价标准(见附件),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考核内容,确保建设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