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县自然资源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联动审批“一件事一次办”——为基层解难题办实事之要素保障篇

发布日期: 2025-06-30 发布机构: 陵川县自然资源局

2025年以来,已有12个省份陆续制定省级层面联动审批实施方案,15个省份采用联动审批方式批准项目958个,分不同情形减少报审材料5至19项、压减工作环节8至20个,平均审批时长压缩25%,部分项目达80%;审批时间较短的可以压缩到10天左右,时间较长的也可以压缩50%左右。

6月20日,自然资源部召开以“为基层解难题办实事”为主题的媒体座谈会。记者从会上获悉,自然资源部门统筹配置各类自然资源要素,推动用地用林用草用海联动审批,实现要素保障“一件事一次办”。

串联变并联,“一站式”高效办成一件事

一个建设项目要落地,既有可能使用耕地,也有可能同时使用林地、草地等,按照原有做法,存在着多头审批、多头申报、重复提交申报材料等问题。为了解决此类问题,自然资源部推进联动审批改革,“通过部门联动、优化办理流程等方式,一个口接件、一次性提交申报材料,再由政府内部不同部门同步推送,把原来一个环节审查之后再审下一个环节的串联审批,改为用地用林用草用海等多个环节并行审查的并联审批,大幅压缩审批时长。”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司司长刘彦介绍说。

为最大限度提升审批效能,自然资源部机关的审批人员走出办公室、入驻政务大厅、集中办公,“一站式”办理咨询、受理、审查、报批等各环节工作,会诊共商项目办理中的问题;实行审批司局首席代表负责制,相关会审司局选派优秀年轻干部作为入驻大厅的首席代表,变原来的经办、初审、复审多级审查为首席代表一级审查;将原来的每7天至10天一次会审会变为接件即审、部级权限事项即审即批;会审会议由研究具体项目转为研究共性的政策堵点,高效办成一件事。同时,支持地方优化调整相关事项审批层级,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做到审批层级基本一致,减少“错层”、强化同层级统筹协调。

“我省结合‘一张图’统筹耕林园草空间试点工作要求,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制度,探索实行用地用林用草用海联合审批。”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处处长钱影介绍,今年3月,浙江首个用地用林联审项目——新昌工业园区丁山路新建工程同步取得建设用地和占用林地批文。6月中旬,台州市玉环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扬帆路建设工程成为全国首例海地联办项目。

“多头报”变“统一报”,“一张图”上联审联办

为了有效减少企业在审批过程中“多头报”“重复报”的问题,各地自然资源部门多举措推进行政审批提质增效,为企业减负。主要体现在“七个统一”,即统一报批材料清单、统一审批平台、统一保障要素指标、统一联合踏勘、统一相关论证和方案编制、统一公示公告、统一告知缴纳费用标准。

据刘彦介绍,各地一系列联动审批措施的推行,打破了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管理在技术、标准、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隐性壁垒”,在推动解决审批耗时较长、材料重叠、多头跑重复跑、各类审批系统互不衔接、地类认定管理不一致等矛盾冲突方面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

“在联动审批过程中,我们已初步形成‘八个一’的联办工作机制,努力创造更优的营商环境和更高的审批质效。”钱影表示。

以往各层级、各业务板块各有各的审批系统,系统不互通、数据不共享、标准不统一、信息不对称。今年以来,自然资源部印发“一张图”建设方案,以夯实底座、规划上图、管理上图、应用链接为重点,构建“一张图”“一套数”“一张表”“一个平台”的管理体系,推动系统互联互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破解跑多个“门”、上多张“网”的问题,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审批”,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湖南省运用实景三维、大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构建“AI智能引导+深度选地+三维建模”的“一张图”智慧选址服务系统,自动为项目单位提供一站式选址解决方案。“该系统从土地、规划、生态、资源、风险、建设、费用等9个维度,快速推荐项目最优选址方案,引导项目合理避让永久基本农田和连片优质耕地,节约集约用地,降低建设成本。”湖南省自然资源厅权益处处长董振亚介绍,系统运行以来,已累计为175个重大交通、能源、水利、产业等项目提供智慧选址方案,累计支撑4249个项目顺利落地。

“我部将联合林草部门,进一步听取基层一线等各方面意见建议,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持续深化‘多审合一’,紧密结合‘一张图’建设,强化政策供给,持续深化配套改革,让联动审批更加顺畅、更加高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工作的满意度。”刘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