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索  引 号: 11140524681926609G502/2019-00052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县政府办 成文日期: 2020年09月23日
标      题: 陵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陵川段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陵政办发〔2019〕38号 发布日期: 2019年03月29日

陵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陵川段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19-03-29 发布机构: 县政府办

陵政办发〔201938

陵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陵川段建设

实施方案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

《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陵川段建设实施方案》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陵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326

(此件公开发布)

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陵川段建设

实施方案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的战略部署,落实2019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加快推进3个一号公路及“城景通、景景通”建设要求,深入开展国家风景道示范工程建设,根据《晋城市创建旅游公路示范市实施方案》,结合我县实际,现制定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陵川段建设实施方案。

一、编制背景

建设背景

2017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国发201742号),提出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行动,积极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文化旅游支柱产业。9月21日,楼阳生省长在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上深刻阐述了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的战略举措,强调要在继续做优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三大旅游品牌的同时,加快构建“乐水、尚城、崇山”旅游品牌体系。太行是华夏文明载体,是“美丽中国”名片,是三晋大地悠久历史文化、壮美山川风光的形象主体和标识符号。2019年1月,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晋城市创建旅游公路示范市实施方案》,提出进一步完善旅游集散网络,打通景区“最后一公里”,支撑晋城成为新一线旅游市目的地,助力晋城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促进晋城经济转型发展。陵川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推动旅游公路示范区建设,以“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为纽带,充分整合旅游资源,着力构建“全域旅游、全景陵川”大格局,推动美丽陵川高质量转型发展

(二)建设意义

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陵川段建设项目,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的一项具体行动是县委、县政府发挥生态绿色优势,整合全县旅游资源,建设清凉绿色秀美幸福新陵川的重要抓手。项目串联佛子山大峡谷、棋子山、王莽岭、黄围山、凤凰欢乐谷景区,项目建成后可以形成集生态休闲观光、文化产业提升、经济转型崛起的全域旅游大通道,对打造“领秀太行·清凉陵川”“康养陵川”等文化旅游品牌提升陵川县旅游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编制依据

1.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旅游公路规划纲要(2018-2027年)》

2.《晋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

3.《晋城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

4.《晋城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4-2023年)

5.《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

6.《晋城市太行板块旅游公路专项规划(2018-2027年)》

7.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晋城市创建旅游公路示范市实施方案》

二、实施基础

(一)项目概况

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陵川段项目,起点位于陵川县六泉乡浙水村,与长治市壶关县太行山大峡谷忽东公路相对接,经赵辿岭、棋子山、古郊、横水、西石门、凤凰、夺火,终至陵川与泽州县界,路线纵贯我县东部山区5个乡镇,辐射60多个村,近3万山区人口。新建里程83.7公里,估算总投资19.5亿元。采用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30Km/h,路基宽度7.5米。分两段建设,其中:浙水至棋子山段全长17.2公里,总投资1.2亿元;古郊至夺火段全长66.5公里,总投资18.3亿元。

(二)景区概况

陵川县主要王莽岭黄围山、凤凰欢乐谷、上云台等核心景区其中王莽岭景区为国家4A级景区,凤凰欢乐谷为国家2A级景区。棋子山森林公园、板山、佛子山、红豆杉大峡谷武家湾马武寨自然景观围棋文化、红色文化、古商贸文化、古村落以及塔水河、西瑶泉为代表的原始文化等历史人文景点

(三)交通条件

陵川县交通总体格局呈现为“一横一纵一带”。“一横”是指东西横穿的S80高新高速;“一纵”近期是指经县城-夺火-焦作的国道G207远期是指南北向的长治至云台山高速;“一带”是指贯穿东部山区的“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该道路与国道、省道、县道等现有道路相互衔接、联系,串联陵川县城、各乡镇、各村庄、各景点,形成“城景通”景景通”路网格局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全力打造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战略部署,以交通旅游融合发展为路径,在打造绿色公路、品质工程的基础上,充分融合、挖掘地方历史、人文、民风、民俗等特色文化,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突出、服务完备、路景交融,宜行宜游”的畅安舒美旅游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快旅游深体验”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实现“城景通、景景通”,为全市旅游公路建设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

实施原则

1.坚持交旅融合突出专用性的原则

准确定位旅游公路功能,线形更加灵活自由,设施更加完备,标志标线更加完善,体现公路专用性。灵活设置景观系统及服务设施,与沿线景观自然融合,与周边环境高度协调,体现旅游的专用性。形成线形完美、功能完善、设施齐全、宜行宜游的旅游公路网络

2.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原则

以人为本,把安全放在旅游公路发展的第一位,从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管理各个环节强安全意识,注重旅游公路安全设施建设,做到科学合理、标齐全、安全可靠,切实加强旅游公路的安全性,为游客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3.坚持信息融合、智慧体验的原则

树立“互联网+”思维,加强交通旅游大数据应用,构建信息平台,完善旅游标识,游客提供联程联运及公众信息服务系统,方便游客获取交通、景区(点)、设施、地理、文化等信息,使游客体验个性化、一条龙的智慧旅游服务。

4.坚持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的原则

树立保护生态的理念,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因地制宜,合理选用技术标准坚持“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减少对自然环境及人文资源的干扰和影响结合路域环境及乡村风貌,采用借景造景等手段,修复生态,打造丰富多样的动态景观。

5.坚持体制创新,多元化发展的原则。

整合道路两旁自然资源和旅游景点,对沿线两侧商业、文化信息及旅游服务类资产进行组合,搭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平台,吸引社会资本对旅游公路的慢行系统、服务系统、景观系统和信息系统进行融资建设和运营管理,赋予土地承包权、开发经营权,形成一体化开发、多元化发展的路子。

、建设内容

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陵川建设内容包括:主体系统、慢行系统、服务系统、文化景观系统、信息系统五大类,总投资约22.91亿,其中主体工程约19.5亿元,其系统约3.41亿元为加快项目进度,同步推进慢行系统、服务系统、文化景观系统和信息系统建设,县政府将强化监管、统筹配置、合理使用项目建设资金,真正将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陵川试验段打造成示范工程、标杆工程。

(一)主体系统

主体系统主要指公路建设工程,道路起点位于六泉乡浙水村,与长治市壶关县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公路相接,途径赵辿岭、大路沟、古郊、横水、段家庄、风凰、夺火等村庄,止于泽州县界玛琅村。道路总建设里程83.7公里,估算总投资19.5亿元。其中:

浙水——棋子山:主要连通壶关大峡谷和棋子山景区,全长17.2公里,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8.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估算投资1.2亿元。

古郊——夺火:主要连通王莽岭(4A黄围山、凤凰欢乐谷2A景区全长66.5公里,设计速度3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7.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估算投资18.3亿元。

(二)慢行系统

慢行系统建设内容包括3条旅游绿道,100公里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估算总投资0.69亿元。

1.池南掌至板山起点池南掌村,终点板山,沿途领略太行第一峰板山风光,全长6公里,宽3.5米,彩色沥青路面

2.黄虎掌至大路沟起点黄虎掌村,终点大路沟村,沿途领略棋子山风光,全长10公里,宽3.5米,彩色沥青路面

3.东庙华至马武寨沿古郊到马武寨支线设置,沿途领略南太行风光。起点为东庙华村终点为马武寨村,全长约7公里,宽3.5米,砌石水泥混凝土

4.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在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沿线拟建设国家登山健身步道100公里,统一规划,分阶段实施。

(三)服务系统

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适当的原则,合理布设服务区、停车场、观景台、驿站、自驾车旅居车营地等旅游服务设施,提供旅客集散、旅游咨询、餐饮住宿、风景观赏、休闲游憩、应急救助等服务,综合考虑实际地形条件和风景资源分布,共设置公路驿站、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停车场、观景台等设施9处,估算投资约1.64亿元。

1.公路驿站

共设置公路驿站7处,估算投资1.4亿元。其中一级驿站2处,估算投资0.75亿元;二级驿站1处,估算投资0.25亿元,三级驿站4处,估算投资0.4亿元。

一级公路驿站:棋源山庄驿站,位于陵川县古郊乡大路沟村,主要利用棋源山庄场所及现有设施,新建加油站、充电桩、旅游咨询平台等,括展驿站服务功能,新增占地10亩,投资2500万元;王莽岭驿站,位于陵川县古郊乡王莽岭景区,新增占地25亩,投资5000万元。

二级公路驿站:马武寨驿站,位于陵川县古郊乡马武寨,结合村西集中停车场,占地10亩,投资2500万元。

三级公路驿站:浙水驿站,位于陵川县六泉乡浙水村,与古村落建设相结合,占地4亩,投资1000万元;棋子山驿站,位于陵川县六泉乡赵辿村,占地4亩,投资1000万元;凤凰驿站,位于陵川县夺火乡凤凰村,占地4亩,投资1000万元;横水驿站,位于陵川县马圪当乡横水村,占地4亩,投资1000万元

2.观景台

结合实际地形条件,设置棋子山和王莽岭2处观景台,投资约400万元。观景台配备停车区、静态信息展示区、公共厕所等服务设施,实现景区接驳、驻足休憩等旅游服务。

3.自驾车旅居车营地

共设置1处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投资约2000万元。位于陵川县古郊乡距离王莽岭景区3公里,黄围山景区15公里营地具备接待、中转、组织等综合性功能的自驾游停驻点,助力太行山地区的自驾游发展。

(四)文化景观系统

主要包括八个游览观光体验区。一是古村、药乡文化体验区:对明清古建筑进行修缮,建设阳马古道、明清古街、药谷、中药材科普园、中药材养生馆;二是棋源文化探秘区:建设围棋文化展馆、青少年围棋训练基地三是农耕乡村文化体验区:建设民俗旅游巡游通道、农业体验园、采摘园、油用牡丹观赏园等四是云顶太行旅游观光徒步区:修缮马武寨遗址,建设驴友之家、乡村露营点、景观餐厅、户外运动培训五是碧水青山太行美景游览区:开发黄围山、红豆杉大峡谷、峡湖等自然景观,改造抗战遗址纪念馆,建设田园综合、乡村露营点、生态体验馆、生态农业示范区六是太行峡谷避暑休闲度假区:建设景观餐厅、滨河步道、游船码头花海游步道等七是寻根探源历史文化古生态区:开发完善人类遗址探源景区、溶洞探险景区,建设古人类遗址博物馆等八是深秋红叶风车观赏区:开发完善红叶风车景区,建设乡村生活馆、社戏博物馆等九是对道路两侧、弃土堆进行绿化,可视山体增绿增彩及沿线乡村风貌综合整治。文化景观总投资约9000万元

    (五)信息系统

1.标识标牌系统

旅游公路沿线标志标牌设置做到全面、规范、准确,满足规范性、视认性、国际化和系统性要求。

规范性。交通标志的设置符合《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公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规范》(JTGD82)和《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GB/T31382-1015)等相关要求。

视认性。交通标志满足全天候的视认要求。标志字高、反光材料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汉字字宽高度根据运行速度进行调整。

国际化。指引标志采用能代表地域特色的图形、符号。指路标志、旅游标志、景区方向指引标志采用中英文两种语言。

系统性。交通标志系统要规范、全面,遵循《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以及《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对警告、禁令、指示标志的相关要求。在体系上要做到指景、指路要统一;在位置上要做到旅游标志避免干扰指路标志;在范围上要限制指引范围。

2.信息平台系统

建设旅游公路的物联网感知体系,形成、车、路一体化感知网络。旅游公路行状态智能感知综合利用手机信息、交通流量监测基础设施安全监测等手段,实时采集天气、交通流量等数据,实现对旅游公路范围内人、车、环境等状况的实时掌控。在服务区观景台等区域配置可变情报标志、触摸式查询预约服务终端、电动车无线充电车道等服务设施。

建设旅游公路安全监管平台“安全舒适”的智慧旅游公路。实现交通运输与旅游市场的协同监管建立政府、企业、公众多方监管协作机制市场秩序主动跟踪、舆情监测联合整治易发生事故率对旅游公路进行安全评估,动感识别公路灾害,预判事故影响程度,提高旅游公路安全性。

打造智慧交通旅游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便捷畅通智慧旅游公路。聚合连接旅游公路沿线吃、娱等目的地旅游动态资讯和线下服务资源,为游客推送服务预约等信息服务。引导传统运输服务形式向互联网+道路运输新业态转型,围绕旅游运输需求,为客户提供旅游包车、自驾租车、预约巴士、骑行预约等特色运输服务,为游客提供随时随地的接送服务。带动传统客运企业与旅游公路定制化运输需求的融合,为游客提供随时随地的接送服务。聚合连接沿途住宿、餐饮、购物等信息,实现旅游公路及沿途旅游资源的在线化和全覆盖。提供沿线景区门票预约和一站式网上购票、景点及餐饮住宿组合推荐等个性化、定制化旅游服务。实时驿站服务设施状况,实现对驿站的餐饮、住宿、充电、停车等资源的一体化管理和预约服务,解决旅游公路服务区域拥堵、停车难、就餐住宿选择等问题。

3.特色设计

    根据景区需求,与旅游部门协作,针对重要景点设计专属旅游LOGO。

信息系统总投资约1800万元。

、旅游客运规划

对旅游公路建成后的客运人流量以及效益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旅游客运组织方案。建议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模式,由山西汽运集团陵川汽车站成立一家旅游客运服务公司。规划两条县域旅游微循环线路和一条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旅游专线,串联浙水村、棋子山国家森林公园、王莽岭、黄围山、武家湾、凤凰欢乐谷等景区景点,满足县城上班族周末休闲度假和外来旅游人群旅游观光需要。

(一)运营线路

西部县域微循环线路一:我县西部乡镇有众多国家重点文物,尤其是礼义镇誉为太行文物第一镇,本条线路以参观文物古建为主,从集散中心出发,途径秦家庄乡、杨村镇、礼义镇、附城镇,终至集散中心。

东部县域微循环线路二:我县自然风光主要集中在东部,本条线路以欣赏太行山水为主,从集散中心出发,途径棋子山森林公园、棋源山庄、古郊、横水驿站、凤凰驿站、夺火、红叶景区、潞城镇,至集散中心。

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客运专线:主要以欣赏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沿线自然风光为主,从浙水村出发,途径棋子山驿站、棋源山庄、古郊站、王莽岭驿站、马武寨驿站、后郊站、腰带站、横水驿站、凤凰驿站夺火

(二)场站建设

每个景区设置景区站点,包括旅游咨询服务、售票、发车、停靠、回车等功能;此外在王莽岭驿站、崇安寺停靠站除旅游公交到站停靠外,提供售票及简易旅游咨询服务,方便游客在陵川县各地游览集散。

集散中心暂定在陵川县客运中心站,功能包括旅游咨询中心(票务大厅、导游服务中心、产品展示中心)、办公场所、银行、邮政等游客服务场所、客运调度中心等。

景区站点可结合景区现有游客中心和停车场设置,满足旅游集散、方便游客以及运营车辆停车回车功能,避免重复建设引起浪费。

停靠站点主要是方便辖区内本地游客就近乘车前往景区,需要满足售票、车辆停靠和简易的旅游咨询服务需求。旅游客车的站牌需要与县区公共交通站牌作明显区分,但站点可以合用,到站车辆即停即走。站点建筑可以选择租用现有房屋或择址新建。

实施安排

(一)主体工程

2018年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陵川段全线开工建设,道路里程83.7公里,总投资19.5亿元。

2018年底完成主线浙水至棋子山段17.2公里建设任务,完成投资1.2亿元。

2020年底完成主线古郊至夺火段66.5公里建设任务,完成投资18.3亿元。

(二)其它工程

2019年慢行系统、服务系统、文化景观系统全部开工建设,2020年底完成绿道23公里,建成棋源山庄、王莽岭2处驿站。其余工程于2022年底完成。

、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2.91亿元。其中:主体道路投资19.5亿元,慢行系统、服务系统、文化景观系统、信息系统总投资3.41亿元。

1.主体工程采用“政府补助+发行债券+PPP”模式进行融资,政府补助和债券安排58%(财政补助10%,省交通运输厅补助8%,省财政代市县政府发行一般债券40%,其余由山西路桥集团晋城太行旅游公路有限公司筹资。

2.慢行系统按照省交通运输厅等12厅局关于《山西省健身步道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一是争取财政专款体育彩票公益金或政府债券;二是争取水利、园林、农业、旅游等部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三是由太行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采用招商引资的模式筹资

3.服务系统、文化景观及信息系统工程,与景区一体化开发,除申请林业、乡村振兴、古村落保护、扶贫政府债券资金外,其余太行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采用招商引资的模式筹资

、体制机制

(一)工作机制

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陵川工程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共创共建”的方式进行建设。由陵川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县交通运输局牵头主抓主体工程;县林业局负责道路沿线绿化工程;县文化和旅游局主抓服务系统、景观廊道和信息系统工程;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主抓慢行系统工程;县农业农村局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做好村容村貌整治,其他相关部门注重搞好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建设。

  1. 交通运输局牵头主抓旅游公路主体工程,负责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

  2. 发改局负责前期工作的总体协调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和批复工作。

  3. 自然资源局负责做好项目的规划选址项目建设用地审批工作

  4. 林业局负责做好项目林地使用的审批工作,协调处理项目建设使用林地的有关政策性问题,并做好道路两侧生态廊道建设

  5. 生态环境局负责工程环评手续的审批工作。

  6. 财政负责建设资金的筹集和监管工作。

  7. 文化和旅游局负责服务系统、文化景观系统和信息系统负责规划各旅游景区与旅游循环主干道的连接,规划道路沿线旅游接待、停车场、观景台、农家乐等配套工程建设。

  8. 卫生健康和体育局负责慢行系统,做好旅游绿道的规划建设等相关工作。

  9. 电力、通信等部门,完成影响施工的电力、通讯等设施的拆迁和重新布设工作。

  10. 各乡镇政府负责所属路段项目建设全部征地拆迁工作,做好施工环境协调工作,提供优良的施工环境。

    为创优发展环境,各部门建立联合审批机制,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

(二)运作模式

1.主体工程

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陵川主体工程由县人民政府授权晋城市交通运输局和山西省路桥集团成立了山西路桥集团晋城太行旅游公路有限公司,按PPP模式实施,建成后由晋城太行旅游公路有限公司进行运营养护和管理,合作期23年,期间由县政府按期付费。

2.其他工程

慢行系统、服务系统、景观系统、信息系统采取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模式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由县文化和旅游局牵头组建山西太行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与全县景区一体化开发建设相结合,充分整合沿线旅游资源,将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打造成名副其实的观光廊道、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和转型发展的黄金通道。在此基础上,整合沿线资源(景区景点),不断扩大经营范围,做强做大旅游产业,拓展全域旅游大发展。

(三)后期维护运营机制

项目建成后由山西太行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进行集中管理,山西路桥集团晋城太行旅游公路有限公司和陵川县人民政府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保证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具体分工如下:

1.山西路桥集团晋城太行旅游公路有限公司根据PPP协议负责项目主体道路的养护和运营管理工作,并建立养护管理制度,县交通运输局在每年年末对旅游公路养护和管理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上报县政府。

2.山西太行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慢行系统、服务系统、文化景观系统、信息系统的统一管理工作,包括人员培训、环卫、安全、紧急救护等,服务各引进企业、游客和沿线村庄,并处理好各利益方关系等。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作为我县一处新景点,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将驿站、旅游景点承包给公司或个人经营,收益扣除景区维护费用外,剩余的50%返还给沿线村庄,带动沿线村庄群众脱贫致富。

3.文化和旅游局对旅游开发进行全过程服务、监督;制定旅游市场开发战略并组织实施;组织旅游形象推广和品牌推广活动;负责旅游对外交流与合作;指导协调旅游节事活动相关工作;落实行业行政管理,对风景道沿线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管理和引导。

4.农业农村局配合山西太行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做好花海、药谷中药材种植的后期管护工作,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优化中药材种植结构。

5.林业局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监督风景道两侧森林防火工作;做好风景道两侧绿化后期管护和补种工作

6.通信部门负责信息系统的管理和运营维护工作。

、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

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陵川建设完成后,将成为吸引自驾游爱好者、徒步旅行爱好者、生态养生者、乡村文化及民俗风情体验者的一个健康养生、休闲度假、农业观光、乡村旅游、户外运动等圣地。大量游客的到来,必将会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拓宽招商引资渠道,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陵川县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本项目的建设和营运,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地方就业压力,吸引进城务工人员返乡,为风景道沿线各村庄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机会,创造丰富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经济效益

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陵川的建设,将改变原有农村盈利模式,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形成“以旅促农”提高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同时能够带动农村、商业、饮食业、旅馆业、文化娱乐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旅游商品、纪念品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一业带百业,一业兴而百业旺”的联运效应,推动风景道沿线村庄第一、第二产业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回报。

(三)生态及人文效益

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陵川的规划设计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保护、修复生态和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从而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健康产业,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风景道融合围棋源地、红色文化、民风民俗等众多旅游元素,分段打造具有陵川特色的文化景观,对陵川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有宣传作用,具有良好的人文效益。

十、保障措施

(一)总体要求

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陵川段建设要努力打造“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的品质工程。体现以人为本、全寿命周期、精细化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大力弘扬现代工匠精神,创建优良工程。县政府为品质工程建设和质量管理主体,以品质工程建设为目标,全过程质量管理为手段,努力打造优质精品工程。交通运输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充分发挥质监机构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优势,做好专业质量监督,为打造品质工程提供支撑。

(二)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陵川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县政府组织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交通、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卫健、文旅和当地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工程建设领导组。领导组负责项目建设的政策指导、综合协调工作。

2.强化协调配合。领导组各成员单位要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构建起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3.加快前期审批。交通、发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卫健文旅等部门,要协调本系统上下齐心协力,加快各项前期审批,确保项目按时开工建设。

4.建立问责制度。项目各实施单位要列出责任清单、倒排工期,领导组每半月对建设工作督导一次,对不能按时完成工作要进行挂牌督办,对无正当理由影响工程进度的部门和有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5.做好宣传引导。全县各级宣传部门,要围绕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陵川建设,积极开展“一对一”的宣传,“点对点”的报道,传播正能量,树立新形象,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群众基础。
















抄送:县委办公室,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

      县法院,县检察院,新闻单位。

陵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326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