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县平城镇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平城镇:“拳”域出击整治环境 “洁”尽全力共绘新篇

发布日期: 2025-04-14 发布机构: 平城镇

为进一步推动镇域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走深走实,平城镇以“清脏、治乱、增绿、提效”四大重点任务为抓手,构建“党委统筹、全民参与、全域推进”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现镇村面貌蝶变升级。

高位统筹强引领,全域动员齐攻坚

高位部署谋篇布局。镇党政领导班子积极深入各村一线,调研全镇环境整治工作现状,组织各村支部书记、主任召开“开展环境整治提升·建设宜居和美乡村”安排部署会,分析各村专项攻坚重点、区域整治要点,明确乡村道路清洁、河道清理、垃圾处理等各方面工作任务,对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细化时间节点,确保整治工作按部就班、高效推进。

立体督导强抓落实。成立由镇人居办牵头的环境整治督导组,以“日常+集中”的形式,不定期对各村环境整治工作进行督导,重点围绕公路沿线、河道沟渠等点位开展靶向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向各村进行反馈,并督促整改,实现当日问题当日清。

全域攻坚彰显实效。自召开人居环境整治动员部署会后,已开展专项检查30余次,下达整改通知160余条,推动解决沟渠淤堵、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等突出问题200余项,形成“镇抓统筹、村抓落实、群众参与”新的工作格局,全面吹响环境整治“冲锋号”。

动态跟踪筑闭环,过程管控提质效

推行“每周调度”机制。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写入政府每周“工作任务清单”,明确要求全镇42个行政村每周五前提交环境整治进度专报,系统报送垃圾清运量、绿化提升成效以及“六乱”“六清”工作开展情况等内容和整治前后对比影像、施工过程记录等可视化材料,压实村级环境治理主体责任。

搭建“动态展示”平台。镇人居办对村级上报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实地抽核后,编制形成《平城镇人居环境整治每周动态》,对一周环境整治工作推进成效、亮点做法、短板不足等进行汇总,通过微信工作群发布,实现整治动态全公开。目前已完成3期编发,信息公示率达100%。

激发“比学赶超”活力。通过“表扬激励+问题警示”方式,对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中“南街村主动作为、杨寨村整改迅速、北召村建立长效管护机制”进行了通报表扬,树立3个先进标杆,并对部分工作进度滞后、成效轻微以及对镇级督导反馈问题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村进行“点名督办”,进一步传递了“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鲜明导向,激发了镇村干部对标先进、主动作为、互学互鉴、争先创优的干事活力。

长效治理探新路,积分激励添动能

创新管理抓好长效。为进一步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常态化开展、长效化提升,镇党委、镇政府对当前工作现状进行研判后推出“人居环境积分制”管理模式,初步拟定《平城镇农村人居环境“共建共治共享”积分制管理实施方案》,通过建立量化评价、动态管理、正向激励等机制,着力构建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以点扩面积累经验。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原则,首批选定集镇三街、杨寨村等环境整治工作基础较好的行政村作为试点。从村级垃圾清理制度的完善落实、垃圾池的合理设置、整体村容村貌提升、村周道路沿线垃圾的清理、宣传引导群众树牢环保理念等方面进行为期3个月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试点,全方位打磨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为下半年在全镇全面铺开环境整治工作奠定实践基础。

建好机制凝聚民力。推行村民群众“家门口”环境清扫“评分制度”,将“门前三包”责任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庭院美化等纳入评分细则,组建由村“两委”、党员代表构成的评分小组,每月入户检查赋分,将年度总积分与“文明家庭”评选、村级福利分配、合作社分红等直接挂钩,对积分优胜户实施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双轨并行的表彰制度,进一步激发群众共同参与环境整治工作的内生动力,引导群众“自扫门前雪”,以“小家净”推动“大家洁”。

环境整治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平城镇将继续以“长效化、精细化、全民化”为目标,持续深化环境治理,全力加快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积分管理制度的落地,全面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以绣花功夫绘就乡村振兴图景,全力打造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