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县平城镇

平城镇:建强司法职能“微阵地” 释放基层治理“大能量”

发布日期: 2024-06-20 发布机构: 平城镇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平城镇聚焦“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职能,推动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规范特殊群体管控、零距离提供法律服务、拓宽普法宣传渠道的工作机制,全力打造“政治过硬、履职尽责、服务群众、和谐稳定”的“枫桥式”基层司法阵地。

“全要素”搭建解纷平台,筑牢法治基石“稳航向”

健全解纷机制,解决矛盾诉求。通过人民调解队伍及时掌握矛盾纠纷来源,建立司法所、综治中心、派出所、妇联等多部门联动调解机制,将分散的“多中心”集聚为“一中心”,全口径解决群众诉求,实现多方共管、信息联通、工作联动、矛盾联调,进一步推动群众矛盾在基层的高质效化解。

建强调解队伍,筑牢第一防线。建立42个村级调委会,深入挖掘矛盾纠纷化解的基层一线资源,吸纳各村主干、妇女主任、网格员和有威望的老党员等同志,专兼职结合,充实人民调解员队伍,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赋能助力。全镇共有专兼职人民调解员145名,2024年以来,调处矛盾纠纷12起,化解12起,调处成功率达100%。

开展业务培训,提升调解质效。定期组织人民调解员暨“法律明白人”开展专题业务培训,通过案例分析、法律条文解读等方式讲授调解的方法和技巧,有效提高人民调解队伍的法律素养和调解水平,筑牢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第一道防线”,持续提升调解质效。

“全方位”管控特殊群体,绷紧法治防线“明方向”

五种手段刚性执法,矫正对象动态“心里有数”。紧扣社区矫正“抓监管、保稳定、促平安”工作主线,用好用活山西省社区矫正管理系统、矫正终端一体机、晋矫通app、手机微信群四种监管形式,采取按时签到、随时点名、日常轨迹随时看、个人动态实地访、电话以及当面汇报思想情况五种监管手段掌握社区矫正对象动态,实现闭环管理。

一人一档柔性关怀,社区矫正推进“手上有底”。严格执行“一人一档”工作制度,按照社区矫正对象的犯罪类型制定针对性矫正方案,及时了解社区矫正对象需要解决的问题,积极为因工作、就学需要外出的矫正对象办理经常性跨市县和变更执行得手续,柔性执法,为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架起一座坚实桥梁,有效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发生。

无缝衔接韧性管控,安置帮教开展“脑中有谱”。定期开展信息核查工作,完善刑释人员基本信息,严格执行重点刑满释放人员的“必接必送”衔接,确保与监狱、看守所精准对接。及时了解81名安置帮教对象的生活、工作情况,严格执行一月一走访、一月一报表工作制度,指导村内网格员对各村安置帮教对象开展走访和帮教,确保不发生脱管漏管现象。

“全覆盖”提供法律服务,保障法治供给“优走向”

深入推进“法治护航特色专业镇”活动,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在宣传政策法规、引导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参与企业治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建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组织专业律师定期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得到法律帮助,切实感受到“法律服务就在身边”。2024年,全镇6名律师结对担任42个村的法律顾问,共解答法律咨询130余件,开展法治宣传20余场,参与调解矛盾纠纷6件。

“全链条”推进普法宣传,营造法治氛围“引风向”

搭建“线上”宣传平台,邀请法律顾问加入镇村微信工作群,坚持“一天一信息”,每天通过微信群推送一条普法信息;“一周一视频”,结合当前热点,有针对性地推送法治宣传视频,为机关干部、基层群众提供精准法治宣传服务。拓宽“线下”宣传渠道,结合全镇工作重点,确定“一月一主题”,深入机关、企业、学校、农村等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推行“一季一讲座”,组织法律顾问每个季度开展一场法治讲座,重点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身边典型案例进行以案说法、以案释法,让法律走到群众身边,引领基层法治新风向。

下一步,平城镇将继续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坚持法治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立足点,以维护社会发展大局稳定为第一职责,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在全社会持续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律知识,用法治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安居乐业,大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