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圪当乡通过产业植入激发内生动力,通过空间优化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制度创新破除发展障碍,采取组织联建、产业联营、村企联建等方式,依托“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优势,大力发展我乡文旅康养产业和连翘链条产业,解决当前的空心化问题,为乡村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产业联营发展连翘产业
后郊村确立了“以发展中药材为主,种养结合,龙头+合作社+农户”,打造庭院药材园的发展思路和模式,把庭院经济与生态保护、乡村建设、文旅康养有机结合起来,整村进行了改造提升,配套完善了电网、水网改造,大力整合村内闲散空地、荒山荒坡、房前屋后,“见地栽药,见缝插翘”,全村建成了万亩野生连翘抚育基地,有良好的发展前景。2023年以来,以“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为轴线,后郊村和卧佛庄村共同发展连翘产业,两村沿线进行野生连翘抚育近万亩,实现了观赏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为下一步推动两村产业联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组织联建发展文旅康养
构建特色文旅康养产业体系是激发内生动力的关键路径,基于我乡的资源禀赋,依托“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优势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开发森林慢行、山地休闲、徒步露营等户外运动项目。后郊村和卧佛庄村为“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邻近村,两村在产业发展上禀赋优势相近,可以通过组织联建的方式,整合集体资源和人员力量,打造文旅大产业生态。
后郊村域范围内有“音乐公路”,设有种类各异的小吃摊位,吸引前来打卡的客流较多。卧佛庄村建有西闸水驿站、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和水吧-AR太极建设系统,从后郊打卡而来的游客可以在此歇脚。同时,卧佛庄村通过收储空闲房屋,充分利用闲置的宅基地进行整村开发,打造民宿村落,提供多元化的旅游服务。通过两村联合发展,集体经济赋能增势上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三、村企联建创新发展模式
村企联建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通过资源互补型、产业带动实现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四义村盘活资产资源,通过村企联建的方式建成了集青翘收储、烘干和交易中心为一体的连翘产业园区。村集体提供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企业投入资金、技术和市场渠道,双方合作开发产业园,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合作企业在村里建立生产车间,优先吸纳村民就业,提高村民就业能力。村企联建能够将企业的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与农村的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优势结合起来,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同时,为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党的建设和产业链培育互融共促,以高质量党建赋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由四义村、西岭村和山西太行乐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了马圪当乡四义连翘产业园联合党委,村级产业进一步发展。
下一步,我乡会继续加强政策引导、推进产业转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公共服务供给以及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等举措,推动空心村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