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泉乡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基层一线,做到与乡村振兴同行、与人民群众同向。
一是于“壹引其纲,万目皆张”处提笔,绘就乡村全面振兴“党建引领”锦绣图。一方面,筑牢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理论学习的“长效常态”,开展产业升级、环境整治、壮大村集体经济等专题培训20余次,确保乡村振兴中的利民便民政策和资金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另一方面,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这一“关键少数”,储备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51名,“两委”后备人选76名;选优配强支部负责人3人,调整2名后备干部充实到村“两委”班子,6名年轻干部接收为预备党员,让基层党组织的“精气神”更加充沛丰盈,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二是于“稻米流脂,橘柚垂芳”处提笔,绘就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发展”锦绣图。一方面,中药材产业扩规提质,铸就“太行药乡”新辉煌。强化技术指导与培训,推广粮药套作、林下种植、野生抚育等模式,鼓励种植大户带动农户参与种植,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中药材附加值。另一方面,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擦亮乡村旅游“金名片”。推进规划、标准、服务、业态、品牌、联动“六提升”,布局“全域、全季、全时、全龄”旅游产业。形成集旅游康养、生态示范、绿色休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新业态。
三是于“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处提笔,绘就乡村全面振兴“筑巢引凤”锦绣图。一方面,要广抛“橄榄枝”,广发“英雄帖”,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纳入在外人才库1116人,做到“广纳天下英才”。另一方面,重视农村本土人才的培养与挖掘。开设“田间课堂”,邀请县中药材产业中心进行现场教学,村“两委”干部、连翘种植大户等100余人参加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大力挖掘当地“土专家”“田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