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县古郊乡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古郊乡善用“加减乘除”深化到村工作大学生管理

发布日期: 2025-10-09 发布机构: 古郊乡

到村工作大学生队伍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古郊乡紧紧抓住管理培养这一关键环节,创新运用“加减乘除”法,着力锻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干事的人才队伍。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导师帮带筑根基。推行“乡领导点题、村党支部书记领航、业务骨干护航”三级导师帮带机制,通过“月例会、季评估、年考核”,做好跟踪培养和岗位锻炼。打造“红色研学+实景课堂”教育矩阵,组织开展了“青年读书会”和“政策解读沙龙”,帮助大学生及时掌握最新政策和农村工作方法,全方位提升大学生业务能力。2025年,邀请市县专家围绕电商助农、基层党建等主题开展实务课程20余次。

二是“减”少虚功虚招,制度先行强管理。制定《古郊乡到村工作大学生积分制管理实施细则》,明确“60分基础积分+正向加分”考核模式,基础积分涵盖到村走访、履职尽责、民情调研、日志撰写四大类,正向加分包括活动参与、信息报送、应急处突等,每季度生成积分排行榜,年度考核中积分权重不低于60%,直接与评优评先、培训推荐挂钩,对积分落后人员及时预警提醒,通过量化考核减去模糊评价,以制度刚性确保工作实效。该制度实施以来,大学生工作积极性显著提升,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有效杜绝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

三是“乘”势创新载体,多彩活动展风采。借助“青清古郊”公众号传播优势,为到村大学生搭建“展示+实践”舞台,放大青春力量的“乘数效应”,开展“说说我们村的事”演讲活动、“写写我们村的情”征文比赛、“小青翘de基层‘翘’课”业务讲堂、“乡里的年轻人”主题直播等特色活动,既为大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更推动其深度参与乡村事务,以青春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四是“除”去距离隔阂,贴心关怀暖人心。建立“五必访”关怀制度,生病住院时必访、家庭出现重大纠纷或变故时必访、生活遇到重大困难时必访、家有婚丧嫁娶等大事时必访、思想波动或有情绪时必访,同时,建立“月谈心、季团建”机制,帮带导师定期与大学生交流思想,收集到村大学生住房、办公等方面的需求,及时协调解决,并组织户外拓展、节日聚餐等活动,拉近情感距离,营造温暖氛围。通过持续的情感沟通和实际支持,大学生归属感明显增强,队伍稳定性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