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三资”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保障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是农村干部容易滋生腐败问题的重点领域。为加强农村干部管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近年来,古郊乡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解决“管什么”“怎么管”“怎么用”问题,下大力气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全乡各村加快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摸清底数、明晰产权,解决“管什么”的问题
精准摸清底数。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贪腐问题专项整治和“清化收”专项行动为契机,扎实开展“三资”清查工作,确保“资金明、资源净、资产清”。合理细分类别。在摸清“三资”底数的基础上,重点对扶贫产业项目、涉农资金项目和村级小型工程招投标项目进行排查分类。科学确定权属。将各级组织实施的到村产业巩固衔接项目形成的经营性资产和通村道路、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类等非经营性资产,确定为集体资产,统一移交确权至村。
二、分类明责、多元经营,解决“怎么管”的问题
明确责任分类管。建立乡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对全乡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负总责、“三资”中心和各村报账员具体负责的责任体系。创新模式线上管。以信息化、数据化为抓手,利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平台、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三资管理”APP,解决农村资产、资源交易项目分布广、监管难、交易多等问题。健全制度规范管。制定出台《古郊乡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村级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资产经营管理制度》等23条制度,确保“三资”管理规范有序。
三、创新模式、科学分配,解决“怎么用”的问题
组建强村公司。通过独资、多村联合投资、村企联合投资3种方式成立强村公司,确定盘活闲置资产、提供配套服务、承接小型项目、开展订单生产,通过公司带动,让村集体“三资”发挥最大效益。积极发展产业。抓住今年“千万工程”契机,培育了古郊村集体民宿建设、西庄上村办大锅饭、上上河“老味道”大食堂、营盘木耳基地等一批村级特色产业。优化收益分配。建立健全利益链接机制,合理分配经营主体与村集体、村集体与脱贫户、脱贫户与非贫困户之间的收益,确保所得收益重点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