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县古郊乡

古郊村:强村公司赋能 助推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 2024-08-15 发布机构: 古郊乡

一、基本情况

古郊村位于陵川县东部35公里处,为乡政府所在地,村域面积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40亩,林地面积15373亩,全村共544户1771人,其中,脱贫户228户660人,监测户16户38人,现有支村“两委”7人,党员87人。

近年来,随着晋新高速互通和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贯通,在王莽岭大景区带动下,古郊村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特别是今年以来,古郊村立足自身实际,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以组建强村公司为抓手,以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为落脚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民生导向优环境

一是提亮点,实施主街改造。作为乡政府所在地和对接中原的桥头堡,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群众的生产生活,也关系到游客的游览体验。之前的古郊村,房屋老旧、墙壁斑驳、道路破损、电线杂乱,今年以来,古郊村坚持从群众身边的一间房、一块地、一根杆、一段线入手,大力实施主街道改造提升工程,共布放网线光缆10.1公里,栽种线杆52根,拆除旧线19公里,架设高压线2.8公里。完成外立面改造2万平方米,道路铺设7500平方米,街面房门窗翻新53间500平方米,村庄面貌实现了“老破旧”向“美如画”的蝶变。

二是攻重点,狠抓环境整治。坚持“拆、清、治”同部署同推进,集中人力物力,调配机械对公共区域、街道两侧、房前屋后、河道沟渠进行集中整治,共拆除残垣断壁13处、废旧厕所25座、废弃烟囱1座,清理积存垃圾110余吨、乱堆乱放34处,治理荒地50亩、塌楞200平方米,人居环境有了质的提升。

三是破难点,提升治理成效。建立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组建由24名公益岗和19名保洁员组成的保洁队伍,每天早上准时对街道进行全面清扫,做到垃圾日产日清不落地。规范完善村规民约,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大喇叭等方式,宣传引导群众主动清理自家室内、房前屋后及周边环境卫生,共同建设和美乡村。

(二)流量带动聚人气

一是想方设法“引流”。结合村庄特色,通过雕塑、彩绘、绿化等方式,在小广场、红色纪念碑、传统古街内打造多处网红打卡点,吸引过往游客驻足停留,打卡拍照,逐步改变因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开通造成大量游客分流的困境。截至七月底,村内每日客流量超过2800人次,相比去年同期的1200人次增长130%。

二是积极主动“存流”。主动同兰花城、凤展等综合购物中心对接,邀请晋城市餐饮住宿行业协会分批次到村开展餐饮住宿培训。通过培训,培育一批本村群众自主经营的门店商铺,打造更多“有喜饭店”特色品牌。截至目前,新增饭店、农家乐、小吃店等经营主体6家。

三是精准施策“回流”。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广泛宣传村庄新面貌、创业新政策,挨家挨户动员在外务工经商人员、毕业大学生返乡创业。截至目前,已有32人回乡进行旧屋翻新、街面房出租、自主经营店铺等工作,其中毕业大学生3人。

(三)公司运作促增收

一是组建强村公司。为突破村集体“单打独斗”的传统理念,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经多方研究、积极探索,由村集体独资组建成立重兴鸿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将资产、资源委托公司经营管理,提升集体资产、资源运营质量和效率。公司一般性事务由公司董事会直接研究决定,涉及人事变动、大宗采购、工程建设等重大事项需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股东大会)研究通过,切实保障村集体和农户利益。

二是确定经营模式。结合村内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等因素,确定盘活闲置资产、提供配套服务、承接小型项目、开展订单生产4种经营模式。目前,村内有出租意愿的21户104间街面房已全部入股公司,由强村公司统一运营。并同山西太行云顶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陵川县乡土人家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市场主体达成合作意向,提供保洁、绿化、养护等配套服务,同时开展连翘、木耳、核桃、小米等中药材、土特产收购,发展订单式农业。

三是强化利益联结。公司股东为本村全体村民,公司所产生的利润,30%用于公司运营发展,70%用于股东分红,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不断带动村民增收。聚焦低收入群体,在用工方面优先招聘本村脱贫户,致力解决脱贫户就业难题。目前吸纳本村村民48人就地务工,包括脱贫户43人、一般户5人,主要从事民宿管理员、保洁员、导购员等岗位,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通过利益联结,可带动全村户均增收1000元,其中脱贫户户均增收3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