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基层治理“范围广、事务杂、响应慢”难题,附城镇立足镇域实际,将网格化管理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抓手,通过建强网格阵地、优化调解机制、延伸服务触角,以“小网格”承载“大责任”,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变,让治理效能在网格中提升、民生温度在网格中传递。
一、筑牢基层治理“主阵地”
聚焦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构建起“镇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三级体系,将32个行政村科学划分为42个微网格,平均每个微网格覆盖20-30户农户。实施“多网融合”机制,优化整合党建、综治、应急、防返贫监测等8大类职能,配备由到村工作大学生、村“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及党员干部担任的专兼职网格员129名,实现“一网统揽、一员多能”。开展“网格能力提升”培训4次,通过“理论授课+案例实操”提升网格员风险识别、纠纷调解能力。建立“网格员每日巡查—综治中心每周研判—领导小组每月调度”闭环机制。截至目前,累计排查上报隐患线索56条,办结率100%,网格“前沿哨点”作用充分彰显。
二、下好矛盾调解“先手棋”
秉持“预防为主、化解为先”理念,建立“网格+矛盾纠纷排查”机制,由包村干部、村干部和网格员组成排查组,采取“拉网排查+重点盯防”模式,对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土地流转等重点领域进行全覆盖、滚动式摸排,定期汇总上报镇综治办,力求信息掌握及时全面。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 化解工作,打造一般矛盾“主动调”,复杂矛盾“联动调”,重点矛盾“配合调”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联合派出所、司法所、人民调解员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矛盾纠纷联合化解,做到早发现、早化解,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织牢矛盾纠纷“防护网”。截至目前,共计化解邻里纠纷、低保争议等矛盾27件,调解成功率达95%。
三、画好便民服务“同心圆”
紧扣群众需求,以“便民、利民、为民”为服务宗旨,不断深化“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双平台功能,整合网格员、村干部、驻村干部、村医、志愿者等力量,为群众提供养老认证、医保代缴、农技指导等“上门服务”,开设技能培训、健康讲座等12场,累计服务人数230余人次。针对孤寡老人、残疾人、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群体,开展定期探访、药品代购等服务,了解其生活状况、身体情况和需求,提醒注意防火、防盗、防骗等,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截至目前,累计走访重点农户310户,宣传安全、防火防汛知识560余人次。
下一步,附城镇将持续深化网格化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网格服务功能、提升网格员专业素养,推动“小网格”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以更精细的服务、更高效的治理,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治理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镇域”,让基层治理焕发持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