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相关单位:
据省气象部门预测,今冬明春影响我省的冷空气活动总体偏弱,但季节内气温冷暖波动幅度较大,春运期间可能出现阶段性降温和雨雪天气过程。为深入贯彻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进一步做好今冬明春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持续加强信息报送,确保报送的实效性和准确性,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
近日,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对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进行了专题安排部署,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提出了明确要求,保障群众温暖安全过冬是当前的一项政治任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范围广、衍生灾害多、社会关注度高,岁末年初历来是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的易发期、高发期,安全生产形势极为严峻,加之“两节”、两会临近,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尤为重要。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落实落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二、压实压紧责任,完善工作机制
要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各乡(镇)党委和政府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中要发挥主体作用,强化地方应急救灾主体责任。县直各单位要细化落实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的工作责任,进一步加强灾害研判、信息共享、抢险救援和救灾救助。各级各部门要不断完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工作机制,统筹好防范应对工作,切实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作为,工作上团结行动。
三、加强监测预警,做好灾害防范
各级各部门要密切关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情况,应急、民政、自然资源、住建、交通、农业农村、文化旅游、教育等部门要加强与气象部门协同联动和信息共享,强化科学分析研判灾害风险,针对性的进行安排部署。要健全部门间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按部门和单位职责落实应对保障各项措施,形成防范应对工作合力。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短信、微信等各种媒体渠道,滚动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和灾害风险提示,广泛宣传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及时提醒有关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和社会公众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四、增强交通保障,确保春运通畅
发改、公安、交通、应急、文旅、教育等各级各部门要细化落实灾害性天气应对措施,统筹安排运力,针对性制定保障计划、运输组织和运力储备,确保交通路网畅通。要针对春运高峰,加强调度,及时调配运输工具和人员,及时发布车次调整信息,引导旅客合理出行、有序流动,妥善安排好滞留旅客和司乘人员,维护良好交通运输秩序。要加强交通路况巡查,及时除冰除雪,根据路面情况适时管控,备好除冰剂、融雪剂、防滑料等抢险物资和棉衣、棉被等救灾物资。要做好应急抢险救援准备,落实好恶劣天气下的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切实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五、落实防范措施,严防次生灾害
发改、电力等部门要密切关注能源供需变化,强化供需研判,加强煤炭、电力、天然气等能源生产、调度工作,保障煤、电、气稳定生产和运输安全。要强化电网覆冰监测,多形式开展融冰除雪工作,做好抢险救援准备,强化电网运行维护,全力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农业农村和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加强农业大棚检修与设备维护,保障农副产品供应,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加强民生商品产销保供与市场监管。住建和教育等部门要强化城乡危房、户外广告牌、大跨度厂房、学校和体育馆等建筑的排查检查。民政部门要加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和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安置等工作,及时发放救助物资和资金,切实保障受灾困难群众生活。交通和公安部门要及时紧盯道路通行安全管理、疏导管控和应急保障,加强路面巡逻和应急指挥,确保交通路网安全畅通。自然资源部门要盯紧冰雪融冻引发的地质隐患风险,加密重点区域排查监测。
六、严格值班值守,做好舆论引导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遇到情况第一时间知情、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到场、确保信息畅通,坚决杜绝迟报漏报谎报瞒报。要加强宣传动员,提高群众防灾减灾和自觉避险意识,加强对涉及民生的“水、电、暖、气、网”的舆情监测,畅通问题反馈渠道,第一时间协调解决问题。要落实好受灾群众冬春救助工作,确保冬春救助资金发放到位,切实保障受灾群众温暖过冬。
七、重启报送程序,坚持信息日报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延续去年有效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典型经验,切实加强防范应对信息报送相关工作。即日起,将重新启用报送程序和微信“安全工作群县级”。在遭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时,各级各部门要严格落实灾情应对日报告制度,每日上午12时前按照模板格式和统计表(附件),报送一次防范应对情况,如遇重大灾情、险情,将随时增加报送频次。如需要变更报送人员信息,请填写附件6信息报送人员统计表,更新报送人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