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陵川县创新实施联合现场核查高效规范食品小作坊生产许可审批流程

发布日期: 2025-09-25 发布机构: 陵川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有效破解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以下简称“食品小作坊”)行政许可环节中现场核查多头管理、标准不一、企业多次迎检的难题,陵川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与陵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紧密协作,大胆探索,立足自身职能,以“高效、规范、便民、协同”为原则,经过多次会商研讨,共同制定了《陵川县食品小作坊生产安全质量提升实施方案》并于近日成功对多家申请《食品小作坊生产许可证》的经营主体实施联合现场核查,审批质效明显提升。

精心组织,确保核查有序有力。首先,由陵川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在接收到符合受理条件的食品小作坊设立或变更申请后,立即启动联合核查机制,两局工作人员提前对接,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申请生产食品的类别和风险等级,选派业务精通、经验丰富的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作为核查组成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山西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督管理办法》以及具体的食品类别审查细则,确保核查工作无死角、全覆盖。同时,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提前与申请人沟通,预约核查时间,一次性告知核查所需准备的事项和材料,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体现了服务的温度。

专业协同,边核查边指导。在某家申请生产许可证的传统榨油坊,联合核查组一行进行了为期半天的深入核查。现场,核查组成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发挥其专业监管特长,重点对生产加工场所的卫生条件进行了严格检查,仔细查验设备设施的清洁维护状况,以及防鼠、防蝇、防尘等“三防”设施的配备与使用情况。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则侧重于流程合规性与制度建设的核查,仔细核对申请材料与实际信息是否一致。重点关注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可操作性,确保许可审批的规范性与准确性。核查中,两局人员随时沟通交流,对发现的问题现场研判,共同向申请人指出存在的不足并提供了专业的整改指导意见,避免了日后因不符合监管要求而可能面临的处罚风险。这种“边核查、边指导、边整改”的模式,将行政许可与行政指导深度融合,变被动审查为主动服务。

成效显著,实现多方共赢。一是极大提升了审批效率。将原先可能需要多次核查任务合并为“一次上门、全面会诊”,大幅压缩各环节用时,加快审批流程,助力小作坊早日取证投产。二是统一许可与监管尺度。从源头上确保了审批机关颁发的许可条件与监管机关的日常监管要求同频共振,避免标准冲突,提升了监管效能。三是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极大减少了申请人迎接检查的频次和陪同成本。四是强化部门协同联动。通过联合行动,畅通两局工作人员的沟通渠道,形成了工作合力,共同构建起从准入到监管全链条的食品安全防护网。

陵川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联合现场核查成功实践,为深化跨部门协作提供了宝贵经验。接下来,一是将联合核查机制常态化、制度化,固化成果,扩大适用范围,覆盖更多许可类别。二是进一步优化核查流程和标准,探索基于风险等级的分级分类联合核查模式。三是总结联合核查经验,探索将其延伸至其他涉及现场审核的行政许可领域,如餐饮服务等,持续优化陵川县的营商环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陵川县通过创新实施食品小作坊生产许可证联合现场核查,不仅是一次高效的行政实践,更体现了政府部门主动作为、服务为民的责任担当。它标志着陵川县在打通行政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衔接环节、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上取得了新突破,为守护好全县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促进地方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