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县农业农村局

陵川县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发布日期: 2024-03-07 发布机构: 陵川县农业农村局

陵川县深入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文旅康养与乡村振兴融合示范带和王莽岭大景区的建设基础,依托沿线村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的基础优势,以及文旅康养、中药材方面的产业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系统谋划、特色示范,靶向打造、串点成线,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深入实施重大工程项目。陵川县“路、景、村、业”一体推进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24个重点项目全部完工,136公里主线、100公里支线连接线全面贯通,3大康养片区形象初成,35个康养特色村串联全线,冰雪运动、山地探险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并在沿线集中打造了以中药材、蔬菜为主的万亩农田财化彩化景观经济带,辐射带动90%的脱贫村、90%的脱贫户、近10万农业人口发展增收。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5个场站完成建设,18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进一步规范。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805亩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稳步推进,完成造林3800亩、四旁植树145万株、森林抚育60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61平方公里。

加快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完成173个村庄规划初稿编制,先后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和冬季行动,完成7002户农村户厕改造和422个问题整改,“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储运体系实现全覆盖,规模养殖场设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秸秆综合利用率和农膜回收率分别保持在90%、85%以上,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稳步推进,“四好农村路”新改建50公里,47个村电网完成改造,5G基站新开通151座,77%的行政村达到市级三星级以上水平,后郊、上郊、小召、附城4个村成功申报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进一步提升了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广大农村的“面子”和“里子”得到明显改善。

持续推进特优产业全链条发展。加快推动中药材、蔬菜、生猪、家禽、肉羊、蜂业6大产业提质升级,特别是以中药材为重点,围绕扩规提质、补链强链、融合引流,实施了连翘示范基地建设、中药材仓储冷链、产业园区建设等项目,培育引进精深加工企业15个、生产线8条,初步构建起“基地种植—冷链仓储—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中药产品”的中药材产业全产业链,中药材产量超过1.5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9.88亿元,70%的村5万多群众参与到全产业链发展中,人均药材收入达到3500元。此外,同步推进经营主体培育、乡村e镇建设、专业镇打造和特色品牌培塑等工作,新认定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家、产业化联合体1家、省级示范家庭农村2家,招引电商主体20家,网络销售额7938万元、同比增长28%,中药材文旅康养专业镇成功入选首批市级专业镇、第二批省级特色专业镇名单,喜禾金小米、水章黑木耳通过省级“名特优新”农产品评审。

不断拓宽农民群众增收渠道。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统领,统筹推进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等工作,探索形成了资源开发、对接市场等6种联农带农机制,1.27亿元资金投向124个产业项目,让92个村11040户实现受益,户均增收1500元;实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攻坚行动,11645名脱贫劳动力通过“六个一批”实现稳定就业,超额完成省定目标;开展“就近办”“就近帮”,1835户6530人易地搬迁人员信息全部划转;易地后扶、以工代赈、公益岗位、金融帮扶、消费帮扶、县际结对帮扶等工作扎实推进,群众幸福度、满意度不断提升;全面推广壮大集体经济10种模式,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13705元,同比增长16.3%,圆满完成“两个高于”目标;开展共同富裕先行区试点,礼义镇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414.41万元,经济收入3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达到19个,集体经济组织分红村15个。

稳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坚持常态化推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一村一策”整顿26个村级软弱涣散党组织,建强基层战斗堡垒;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建立27个示范村。用好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发布交易项目806个,现已交易成功727个,为集体增加收入633.63万元。充分发挥全科网格作用,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积极推广清单制、积分制,广泛开展“晒被子、比孝心”和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