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信网络诈骗又玩起了新花样,冒充客服、虚假投资、刷单返利……稍不留神就可能中招!为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反诈意识,陵川县公安局杨村派出所坚持“以防为主、防范为先”的反诈原则,线上线下齐发力,用一套“反诈组合拳”为群众的钱袋子保驾护航!
“云上+线下”双管齐下 反诈宣传无死角
“@所有人,最新诈骗手法预警!”每天,杨村辖区的居民们都能在微信群里收到社区民警推送的反诈提醒。这些可不是干巴巴的公告,而是用真实案例改编的“防骗小故事”,配上民警自制的反诈表情包,看得人直呼“上头”!
“上次群里发的那个‘客服主动来电退费’的案例,跟我老公前段时间遇到的情况一模一样,幸亏看了提醒才没上当!”李女士说起这事还心有余悸。现在,不少居民都养成了习惯——看到反诈信息就赶紧转发,家族群、朋友群一个不落,真正实现了“一传十、十传百”!
“天上不会掉馅饼,中奖短信要小心”“网贷先交钱?百分百是骗局!”在杨村的广场、超市,随处可见这些朗朗上口的反诈标语。最受欢迎的还要数杨村派出所自编自导的反诈小品《不再上当》。民警们把常见的诈骗套路搬上舞台,骗子男扮女装的滑稽表演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笑完又恍然大悟:“原来骗子是这样下套的!”
把准受众精准宣传 量身定制“防骗套餐”
在企业,召开反诈宣讲会,面对面与企业职工进行交流,对大家提出的问题现场进行解答。专门邀请县局反诈民警上门开“防骗培训班”,现场模拟“冒充老板”诈骗场景,财务人员直呼:“这下再也不会被套路了!”
在学校,每学期开展的“开学第一课”活动,辖区各学校的“法治副校长”把反诈课变成“情景剧”,学生们角色扮演受害人,亲身体验诈骗话术。“原来骗子这么狡猾啊!” 学生们纷纷感叹道。
在村庄,社区民警到留守老人聚集的小广场、村委食堂等地,通过通俗易懂的话语适时地为老人们讲解骗子诈骗的手段,手把手教老人们设置手机拦截功能,还把防骗知识编成顺口溜:“陌生电话不轻信,转账汇款问儿女!”
反诈宣传时时在 走街串巷处处讲
“大哥,现在挣点钱可不容易,电信诈骗套路多,咱一定要提高警惕。”“大婶,卖菜的收款码可看好了,别让不法分子偷拍了!”“大爷,手机上装‘国家反诈中心’APP了吗?”在杨村,民警们的“反诈碎碎念”无处不在。警车上放着宣传单,处警中顺带发一发;田间地头巡逻时,见人就提醒几句。杨村派出所将反诈工作融入日常,确保反诈不漏人,人人知反诈。
信群推送反诈提醒2000余次,开展反诈宣传活动1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受教群众5000余人次,辖区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最让人欣慰的是,辖区电信诈骗案件同比下降50%。这场守护群众钱袋子的“持久战”,杨村派出所是越打越有心得!
下一步,杨村派出所将持续创新反诈宣传模式,深化宣传矩阵建设,以更立体化、精准化、智能化的防范体系,筑牢辖区反诈防线,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