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惠农强农政策的不断出台,陵川县财政局立足于民生资金保障、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助力农业产业发展,合理安排支出,通过“精准发放+强化监管+全程绩效”组合拳,全力确保各项民生资金平稳有序支出。
强化民生资金管理,精准发放落实到位。分类明确资金支出流程,建立资金分配、拨付、使用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直接涉及个人资金,采取实名制管理、群众监督、“一卡通”发放等措施,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真正落到群众手里。如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是财政发挥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职能的重要手段,既服务于国家战略安全,也兼顾农户利益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县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覆盖面广泛,涉及11个乡镇,补贴户数达53774户,发放金额2645.78万元,切实保障了农民收益,助力乡村振兴。
强化民生资金监督,重点监管衔接资金。将民生资金纳入县财政重点监管范围,从预算审批、指标下达、资金使用等环节入手,动态跟踪监测“三保”支出预算安排和执行情况,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监管责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资金监管长效机制。重点关注涉及民生资金领域极多的衔接资金,制定出台了《陵川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细则》《衔接资金绩效评价考核指标及责任分解》等政策文件,同时构建了衔接资金支出进度定期通报、加强衔接资金规范化绩效管理、一项目一档案等多项工作机制,通过“绩效管理三张表”“规范化管理八个重要风险点”“项目管理模板”等具体举措,为衔接资金使用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全程聚焦绩效管理,提升民生资金效能。严格把控民生资金项目入口关,完善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强化资金监管,确保民生资金使用规范安全。通过绩效评价、日常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等形式,实现监督管理常态化,确保民生资金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充分释放资金的最大效能。如开展涉农民生领域重点绩效评价,对饮水安全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与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项目,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分析民生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识别低效环节和潜在风险,为后续预算安排和政策制定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以绩效评价结果为参考,优化预算安排、政策调整和管理推进工作。
下一步,县财政局将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相关问题,深耕不辍、笃行不怠,持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算好民生“账本”,答好财政民生“答卷”。